浅谈碳金融体系的界定及进步方案

点击数:451 | 发布时间:2025-01-24 | 来源:www.toot9.com

    中图分类号:TH69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3-0081-01

    1、碳金融体系的界定

    碳金融和碳金融体系,尚未有标准概念。业内较为公认的说法为:碳金融是指服务于低碳经济进步的金融活动,包含为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等技术和项目提供的直接投筹资、碳权买卖和银行贷款等多个方面的内容。碳权买卖等金融活动进行的主要场合,即碳买卖市场。碳金融体系是由碳金融活动,碳买卖市场体系,碳金融配套服务体系一同构成的有机整体。

    对碳金融体系的界定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

    (1)按体系内容界定。依据内容划分,其包含的基本要点有:进行这类金融活动的主体(政府,金融机构等);活动发生的买卖市场(狭义上指碳买卖市场);买卖商品(金融革新,金融衍生商品等);与这个市场的配套金融环境(政策环境,市场机制等)。

    (2)从进步进程界定。西方国家因为承担减排义务,在全球碳买卖市场上有主导权。以碳排放权为核心,构建起了以碳排放权买卖市场为基础,以碳保险、碳证券等一系列碳有关金融革新工具为辅助的,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碳金融体系。

    依据京都协议书,国内于2012年前不需承担减排额。在碳买卖市场上只作为供给方,对碳金融研究起步晚,核心技术所限,处于低端地位。从国家经济进步阶段而言,国内尚处于工业企业飞速发展,排放量相应较高的时期。所以国内的碳金融体系,是尚未成形的碳金融体系。是以政府为主导,以商业银行的绿色信贷,CDM项目筹资为主力,初步启动碳保险、碳证券等一系列辅助革新工具的碳金融体系。

    (3)按运行机理界定。一个动态体系势必有其自己的运行机制和规则。国内碳金融体系根据运行机理划分,由三个层面构成:第一层面:动力源泉――政府主导,宏观调控。碳金融的社会效益大于经济效益的属性与国内经济进步基础,使得政府是起决定用途的中枢部分。政府引导碳金融体系的进步和运行,宏观调控协调处置各层次之间的关系。在这个体系中,政府作为总的推手和领导者而存在。第二层面:运转回路――市场力推,机构参与。这里的机构主要包含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它们一方面要接收来自中枢的指令;其次,符合市场的自发调节和企业对收益的追逐。金融机构在中枢的引导下,相互协调,各有侧重的运行。同时,市场把碳金融体系的运行情况作为回路,反馈给政府,政府改进引导政策,继续佑护碳金融体系的成长。第三层面:潜在的参与者――私人企业。现在,虽然国内的中小微型企业在碳金融体系未成熟之前,缺少对碳金融的认知和必要的筹资方法。但,碳金融的后续进步是不能离开企业的广泛参与和自觉实行的。所以,作为隐形台柱的它们是整个碳金融体系循环回路的一部分,更是促进碳金融体系构建的有生力量。

    2、国内碳金融体系的近况

    国内现在的碳金融活动主体以政府和商业银行为主。碳金融商品和有关服务也处于起步阶段,其他革新商品仍相对缺少。而且服务单一,多局限于筹资贷款方面,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中介机构尚处于起步阶段,很难独立开发和消化大规模低碳项目。

    国内碳金融配套服务环境也正在逐步形成:相继颁布了多部法律法规,环保信息披露规范初步打造。但它们不够细化,存在时滞,影响实质用成效。除此之外,拓展碳金融业务风险原因海量,而从国内多数金融机构近况看,尚未形成抵御碳金融业务风险的能力。

    3、中国碳金融体系构建的进步对策

    (1)政府视角。依据国内近况,在碳金融体系构建初期应实行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第一,拟定有关手段,引导碳金融进步。包含进步碳金融业务的勉励机制,譬如说减少有关税率;加大社会对碳金融的认知颁布手段;健全法律法规等有关政策环境,规范国内碳金融体系的进步。第二,通过货币政策和信贷政策,用途于碳配额的买卖和减排筹资方面,对碳金融宏观调控。使金融机构给予低碳经济产业进步更多的倾斜。第三,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人民币成为碳买卖计价的主要结算货币是增加国内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发言权和对碳买卖的定价权的对策。第四,设置外汇管理的专职部门,对低碳企业和项目提供业务便利;运用信贷杠杆加强支持力度,减小由于人民币升值使得国内在国际碳买卖市场上买卖本钱上升所带来的不利影响。第五,健全国内碳买卖市场体系,构建碳交易网站,进而再通过打造统一的买卖机制来逐步统一国内的碳买卖市场。第六,加大核心技术研究和专业人才培养机制。第七,进行监管,全方位调控,协调进步多层次市场体系。发挥政府作为最后监管人的职能,加大监管力度,规范国内碳金融管理机制,协调进步多层次的市场体系,为碳金融体系的进步云筑网。

    (2)金融机构视角。商业银行继续主力用途,向碳银行转型。一方面要践行并深化已有些碳金融业务。譬如扩大绿色信贷规模,提升低碳信贷效率。其次要研发碳金融革新商品,积极提供碳银行服务。尤其是有关中介服务模式探究和实践,譬如对碳信用结算清算业务,新型挂钩低碳理念的理财项目等。

    保险业要落实国家绿色保险政策,推出高碳行业强制险,设立专门勇于环境损害赔偿的保障基金,研发新型绿色商品保险类型,拓宽绿色保险范围。证券业要发挥资本市场筹资功能,扩大直接筹资规模,积极推行碳指标买卖,设计低碳指数基金等新型筹资工具,推进绿色证券进步。

    (3)私人与企业视角。打造企业节能长效机制,鼓励企业进入碳买卖市场,公开透明的减碳行动,达成企业整体的碳减排目的;积极的应用节能减排基金等绿色基金,在参与主体间形成反馈回路,促进金融机构对基金项目的革新和政府对绿色基金用情况的监管;同时,买家也应树立环保观念,积极响应低碳消费的号召,改变传统消费方法达成绿色消费。

    (4)国际视角。积极参与到全球碳金融体系中,看重与各国的互动和依存;加大合作:鼓励中国大陆同海外跨地域的合作,鼓励各金融机构同海外先进组织机构的联系,借鉴其规范和商品,在碳金融衍生商品范围加大国际合作研究;引进机制和资源:引进海外低碳优质项目,引进全球领先的环境风险评估机构;吸引海外优质低碳项目中介机构和买方代表机构等参与到国内碳金融多层次市场中。

    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国家人事网(https://www.zbxggc.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国家人事网微博

  • 国家人事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